首次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议召开,发布《北京宣言》

来源:    日期:2011-07-15

  7月11日,首次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建议金砖国家卫生部门,立足本国,完善各自卫生服务和药物开发体系;加强对话,建立定期部长级会晤机制;加强南南合作,推进研发技术交流;推动南北对话,实现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加强协作,参与全球卫生行动。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为本次会议发来贺信。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李克强在贺辞中指出,医改是世界性难题,很多国家都在进行探索。2009年,中国启动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过两年来的实践,五项重点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初步建成覆盖13亿人、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基本医保网,使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公平性、可及性、便利性得到改善。但医改是一项长期任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还需要艰苦持续地努力,不断探索前进。中国愿与其他国家分享改革的经验,共同破解这个世界性难题。

  李克强强调,合作共赢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国际社会实现卫生公平性、应对各种重大疾病威胁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正确途径。参与全球卫生行动是金砖五国的共同责任,相信此次会议将深化金砖国家在卫生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据悉,本次会议是根据今年4月14日在我国三亚举办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的决议举办的。会议由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主持,巴西卫生部部长亚历山大•帕迪利亚、俄罗斯卫生与社会发展部副部长斯科沃尔卓瓦、印度卫生和家庭福利部部长阿扎德、南非卫生部部长阿伦•莫措阿莱迪率团出席,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西迪贝作为观察员出席了会议。

  陈竺认为,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7%,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3%,在卫生领域面临着若干共同挑战。首先是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全球性卫生问题,威胁着各国国民健康、社会稳定、经济增长甚至国家安全。同时,多重健康社会决定因素造成健康不公平性愈发突出。与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等为代表的非传染性疾病,正日益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当前,各国利益交融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已经超越了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宗教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为各国开展坦诚对话与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会上发布了《首次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议北京宣言》。《宣言》提出,五国将建立卫生部长及常驻日内瓦代表之间的长期对话机制。

  《宣言》指出,金砖国家面临着许多共同的公共卫生挑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为众多人口,尤其是最脆弱的人群,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五国将在以下领域优先开展合作:加强卫生体系,克服障碍,更好地获得可负担的、高质的、有效的、安全的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疟疾以及其他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的药物、疫苗和其他卫生技术的可及性;加强协作,促进技术的有效转让,提高创新能力,造福于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卫生事业;支持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全球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以及全球疫苗和免疫联盟等国际组织,并与其加强合作,提高对可负担的、高质的、有效的、安全的药物、疫苗和其他医药产品的可及性,以满足公共卫生需求。五国将考虑在今年9月的联合国非传染性疾病高级别会议期间组织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议。同时,五国还将建立技术工作小组,讨论具体提议,包括建立金砖国家技术合作网络的建议。

  根据《北京宣言》,五国将建立卫生部长级定期会议机制,今后每年将在成员国轮流举办会议,同时各国卫生部门还将保持工作层面的密切沟通,在联合国大会、世界卫生大会等国际场合保持重大问题的磋商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