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政策使医药企业充满信心

来源:    日期:2009-04-20

  新医改政策的颁布,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尤其是身处其中的医药行业。那么如何深入解读政策精神,增强信心,寻找产业发展的契机,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原国家经贸委医药司司长、现任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的于明德先生。由于长期负责医药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及医药企业改革的政策措施等行业管理工作,于司长对医药行业的发展状况如数家珍。

  ——您作为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如何评价这次的医改?

  于:这次的医改可以说让我们很有信心。一是从中央对这次医改的决心非常大,而且准备得非常充分。我们看到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用大篇幅来论述医疗体制改革,说明我们党对此事的重视和已做的充分的研究。还有就是对这样一个涉及大多数人切身利益的事,国家采用向全民征求意见的办法来修改方案,这在我参加工作40年来是第一次,这是非常科学的,也是体现以人为本,体现党中央希望通过集思广益来完善方案,有这样的作法我们相信肯定会做得好。而且这次抓住了中国医改的问题关键,在整个方案中,核心内容就是“全覆盖”,中国医改有诸多的难题,但最难的首位的问题是解决没有医疗保障的问题。我国农民有8亿多,城市没有收入的人有2亿多,这11亿人过去没有医疗保障。这次医改的全覆盖就是要使全国13亿人的医疗保障用制度化的办法建立起来,这是一个很大的跨越。

  ——新医改方案提出,将在2009~2011年的3年间,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用于方案的落实,您认为这是否可以有效解决在医疗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于:解决医疗体制的问题是要解决人民群众看病、用药等负担过重的问题,给没有医疗保障的人建立医疗保障,这个现象得到改善,医改的目的就算达到了。8500亿只是措施之一,这些存在的问题不完全是用钱来解决的,医改的问题首先不是财政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如果体制不变,给两个8500亿也改不好,如果体制改好了,也许用不了8500亿,这个数额只是个预算。钱是动态的,并不重要,是随着国家财政的情况而变动的,只要我们经济好,这个投入还会增加,有老百姓的医疗保障建立起来,把用药负担降下来这个思想在,所以钱并不是最重要的。

  ——针对我国的情况,您认为医疗体制改革还需要改哪些方面?

  于:过去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医疗体制已经不适应中国今天的全面市场经济形势,也就是过去的制度已经落伍了,这是改的核心。要改的内容较多,对于医疗单位,最重要的是改变运行制度,即改变以药养医制度。过去,国家推行的公费医疗制度是国家出一部分,另一部分国家出政策让医疗单位创收,对院方来说创收来源就两部分,一是医,另一个是药。为满足医院发展的需要,不得不在药上增加费用,这种现象越来越多,就会形成循环上升的医药负担,这个问题到了不解决不行的地步。

  ——如何改变这种现象?

  于:要解决问题,一是靠政府增加投入,我国去年财政收入是6.1万亿,2007年5.1万亿,2003年是2.2万亿,提高了3倍,中国的经济好,财政收入增长了,才使政府增加投入有了一定可能;第二是要改变保障的方式,过去是政府全包,但全包的对象是职工,农民和没工作的没有包,最没钱的人却没有得到医疗保障,现在政府考虑到了这部分人的医疗保障问题;再一个是过去实行一包到底,包不下去了,现在用全世界公认的比较先进的办——-统筹共济,也就是我们说的医疗保险制度,公费医疗制度到医疗保险是一次制度的变革。 

  ——对医院来说取销以药养医将意味着什么?

  于:医院取销以药养医是本次改革的难点,在三年试点中,最难的就是公立医院的改革。难在哪里,首先是思想观念,对过去的一些做法已经习以为常,而我们国家刑法修正案这次将医院各种形式的灰色收入上升到法律层面。再有现在政府采取的办法不是把钱给够,而是增加政府的投入,建立机制,让更多的人参与,还有就是所有的人都参与保险,所有的医院都参与对保险的竞争,如果做得好,就能够争取到更多的保险服务,那么,政府给群众的钱就等于给了医院,如果做得不好的话,就没有。

  ——去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给各行各业带了很大影响,从相关数据来看,面对走入低迷的其它行业,医药行业2008年较2007年仍有所增长,原因是什么?

  于:金融危机无论对国外还是国内,对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影响,医药行业也不例外,2008年比2007年虽然增长28.7%,但2007年比2006年利润增长是55.6%,几乎掉了一半,但是由于我们基数比较高,虽然掉了一半,但还是在增,与其它行业相比,我们下降趋势不是很明显,是增长的幅度在下降,出口去年年初时是30%多,今年只有二点多。当然,我们即要看到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影响,还应看到有利的条件,克服负面影响。我们有两条信心的来源,一是中国目前的6000多家生产企业、1万多家批发企业主要业务圈在国内,主要产品销售在国内,就决定了首先受影响的是在国外的产品和门类,在国内由于经营情况要比国外强,市场消费相对稳定决定了不会影响国内医疗机构;第二个就是医改,从已了解的政策对拉动国内医药市场消费起到了积极作用,有这样五个政策: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15种传染病免费诊治政策、列入计划免疫疫苗政策、特困人口救助基金,由这五项制度带来的市场增长在1600-1700个亿,这完全是医改政策带来的。我们国内药品的年纯销售收入为3000亿,从比例上看增长了一半。

  ——政策尚好,医药企业将如何借势发展?

  于: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们对药企一再强调:要下沉下沉再下沉,也就是把我们的市场网络下沉到过去我们不曾去过的村子、街道。二是挖钱挖钱再挖钱,我们与国外相比每万元销售收入所消耗的能源要多得多,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我们更要重视这一点,要通过技术创新、设备改造等手段挖钱,挖钱是眼睛向内,下沉是眼睛向外,做好了企业就会有很多发展潜力。

  ——我们在社区医疗目录中几乎没有看到对新药的收录,这是否会对新药研发产生不利的影响?

  于:国家对新药研发的支持是从另外的层面和更多的地方来体现的。比如:重大新药研发专项,就是政府出钱来支持原始创新;社区医疗目录中主要收录的是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药,还有非基本药也是在职工医保目录中可以报销的药,新药在这里是被收录的,除此还有公费医疗、普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中都是有收录的。

  ——金融危机是否直接影响了对新药研发的风险投资?

  于:金融危机前风投比较多,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国外的五大投行都受到严重的打击,在五大投行支持下的风险投资公司比原来更谨慎;就国内而言银行代款只是代款的条件更为严格了,但并不难,从我国宏观货币供应总量上看是增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