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厂升级的思考

来源:    日期:2009-08-14

  在全球金融风暴继肆虐的今年,中国医药行业仍然维持15%以上的高增长率,估计全年可能达到15-20%增长率的上部。但是,相对整个行业的高增长,1-4月份原料药的产值同比增长了6.5%,增长下降的原因和出口下降了接近9%有直接的关系,主要是出口量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影响,量的下降也影响了某些产品,如青霉素和维生素B12等的价格下降。一些经营一直比较好的原料药厂仍然维持比较好的经营情况,虽然比较去年增长有所下降。由于一般的制药企业不差钱,所以,有些企业就想升级生产制剂。其实,早在5年前,这些企业就在考虑这个问题,当时,笔者的观点是:原料药厂属于化工性质,而制剂是制药,过去我们将原料药厂和制剂厂都算做药厂,和国际上的概念不一致。原料药生产厂和制剂生产厂的技术要求,质量管理要求和市场分割,促销手段,销售渠道,销售方法等几乎完全不同。所以,当时笔者的意见是做自己熟悉的行当,不要随便改变行业。因为原料药和制剂实际上是二个行业。

  国内有一些原来的原料药生产企业后来也有了制剂车间,但是,真正从原料药生产企业过度到制剂生产企业的还没有。很多企业仍然以原料药生产为主,有些产品制剂作为自己生产原料药的配套工程。如果原料药是独家生产的,制剂是有利可图的,如果同时销售自己的原料药,则无疑制造大量的竞争对手。

  在全球金融风暴时期,有的海外仿制药企业认为从中国进口原料药,自己生产仿制药,可能无法和其他企业竞争,或者没有市场,可能会愿意从中国进口大包装的制剂,进行分装。从而,促使有些原料药生产企业试图建立制剂车间,以维持原来的客户。

  一个严格按照美国,欧洲和日本GMP法规进行建设和运行的制剂工厂,其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都要高几乎一倍,甚至更高,如果内销,和国内的仿制药生产企业在生产成本上没有办法竞争。所以政府可能出台政策,外销的制剂内销时可以单独定价。但是这样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价格高的国产产品在中国目前价格导向的市场上是否能够站的住脚,又是一个难点。这就需要进行品种管理和品类管理的技巧。销售渠道和目标医生的工作也不容易做。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笔者认为,原料药厂做制剂的大方向没有问题,关键是在操作层面上,是否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说白了,就是能不能持续的赚钱。需要预先计算的工作很多。人生的选择很多,企业也一样,这也是一种选择。可能对,也可能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