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苏泰州第六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北大国际医院集团与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分行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国家开发银行将在未来5年内,为北大国际医院集团提供100亿元合作资金,支持北大国际医院集团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医疗卫生产业。 北大国际医院已建设完成,并将于明年开始试营业。该集团正在进行医疗产业的进一步扩张。
据记者了解,在国家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指导下,北大国际医院集团与各地政府、医院经过长期深入的研讨、论证,探索出了“依托存量,发展增量”、“以员工身份不变保稳定、以社会资本投入求发展”、“以产权改革,深化体制改革”等多途径,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 据国家开发银行相关人士表示:“国家开发银行与北大国际医院集团此次合作,实现了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的对接,此举不仅将为医药卫生产业发展提供强大资金保障,亦能实现金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优势产业资源与雄厚政策资本的强强联合,将为社会资本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做出更多贡献。” 以员工利益为本
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机构会带动医疗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人才缺乏是他们需要面对的首要难题。如何调动医学专业人才的积极性,才是社会资本成功并购重组医院的关键。
北大国际医院集团首席执行官冯七评指出:“成功地管理一家医院,首先要员工积极参与,干部积极推动。我们要建立一个多赢的方案,整合各方优势,以一种新的形态推动医院发展,这种模式既要保留它现在的存量,也要明确未来增量发展的方向与空间。” 虽然高薪能挖来一些人才,但从近几年的经验来看,简单的薪酬激励难以长远吸引和留住人才。
对于这一问题,冯七评有自己的看法,他指出:“医改目前最核心的矛盾在于大家不愿意改变现阶段的状态。所以,在改制的过程中,改变的唯一办法就是让人在完善的政策下,积极参与改制。因此我们在改制过程中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员工的安全感,二是员工的职业归宿感。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目前,北大国际医院集团已经制定出“分两步走”方案:保留老医院的存量,让员工拥有“老身份”的同时体验改革带来的好处,让员工同时对新、老医院产生归属感,便于进一步推进改革。 据记者了解,北大国际医院集团入主公立医院后,将致力于人才吸引与培养,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才提供不同的激励与培养方案。
产权增值是投资目标
如何实现股东回报,是社会资本进军医疗产业时面临的首要问题,在医疗产业,资本很难像其他产业那样进退自如。医疗机构在营利和非营利上的严格界定,使得很多社会资本的分红受限,并因此使得产权流动受阻。 不过,北大国际医院集团投资医疗机构并不急于实现短期回报。冯七评指出:“我们不以现金分红为目标;以资产增量、产权增值、医院扩张发展为目标;最终达到产权增值,回归资本市场,实现赢利。眼前利益并不重要。在冯七评看来,随着中国医改经历了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后,医疗产业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在运营规范、产权清晰时,医疗机构可择时上市,进入证券市场,使股权得以流动、股权价值得以体现。产业发展亦将获得更广泛支持。
打造5家三甲医院
对于医疗这样投资大、回报慢的领域来说,资金支持十分重要。得到国开行100亿元的支持,对于北大国际医院集团来说,选择合适的并购对象是眼下十分重要的事情。
据冯七评介绍:“目前已有一些医院在进行谈判,例如成都的一家医院,从去年到现在,历时一年的谈判与沟通,研究可以让多方满意的方案,现在方案已基本成熟。”
从选择并购对象上,冯七评指出:“从战略上来讲,我们计划在一、二、三级城市各找一家作为试点。现阶段以一、二级城市有重点学科的三级医院为主,我们非常看重医院的领导班子以及人力资源的综合水平、接受医改的程度等方面。”
虽然100亿元资金数额较大,但并购医院耗资也是巨大的。据冯七评介绍:“并购与重组一家医院,成本需要近10亿元。我们准备收购5家,也就是50亿元,努力把它发展成为区域龙头医院,同时再发展一些诸如养老、护理、康复、健康管理等相关产业。”